您的位置:首页
> 公示公告 > 人大信息

上城人大信息(专刊)2022年第2期

发布时间: 2022-09-08 10:35       来源: 区人大办       作者:

探索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全链条参与

推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落地落实

上城区人大常委会紫阳街道工委

 

城市老旧小区提升改造是上城区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全力推进的重点民生工程,是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的有效举措,也是基层人大深化全链条参与、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良好载体。上城区人大常委会紫阳街道工作委员会始终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把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加速换挡作为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重点工作,在蓝图共绘上靶向发力、项目共商上汇聚合力、成果共享上持续用力,构建相互衔接、覆盖全程的全链条参与机制,奋力写深化基层治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实践。

一、主要做法

(一)激发旧改内生动力,实现民意蓝图共绘

一是聚焦需求导向,践行民声点单。以居民实际需求和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为出发点,在小区改造和环境治理前,召集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议成员以及居民代表开展民情摸底调研工作,推动项目设计方根据群众实际需求优化完善改造方案。如在新工社区旧改项目中,街道工委邀请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议成员带队,300余名居民代表共同参与改造方案制定,收回有效意见回执2300余份,实现居民走访率达100%,其中居民提出的加装电梯、改善绿化、安装监控等逐一纳入必改清单。

二是聚焦品位提升,深化民主讨论。将旧改提升与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建设幸福邻里坊等一体推进,坚持场内场外、台上台下讨论互动,做到充分汇集民情民意、广泛听取民心民愿,使民主贯穿旧改的全过程各方面。在区人大代表积极倡议下,各方主体建言献策,推新工社区运用物联网还原老城南集市街巷,设置失能失智托养专区,为认知症老人提供优质照护;由居民议事会议成员牵头,人大代表全程参与,召开民生协商会、意见征集会,助力上羊市街打造十分优享社区公共服务圈,精准承接群众养老、教育、医疗等服务需求。

三是聚焦人文传承,集纳民智参与。注重挖掘保护辖区特色历史文化,充分调动居民作为小区改造主体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将要我改造变为我要改造。街道工委积极发动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议成员,以线上+线下方式收集居民诉求,并将收集到的文化元素合理融入规划、保留历史文脉、创新传统文化融合机制等5条意见建议反馈住建部门。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充分吸纳,在北落马营社区旧改中同步打造铁路文化墙绘,在上羊市街社区改造中融入新中国第一居委会红色元素,在新工社区旧改项目中保留修缮萧公桥遗址,加强感恩孝亲文化内涵的挖掘宣传。

(二)汇聚旧改带动引力,推动民生项目共商

一是打开民意窗,回应民生关切。组织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议成员等围绕旧改主题定期走访相关居民,跟踪吸纳建议落实情况。北落马营社区所属的海潮人大代表联络站把社区旧改作为贯穿全年的接待主题,多次推动旧改项目方案调整,最终合并原本各自为政的4个小区出入口,引入社会物业进行统一大封闭管理,盘活闲置十多年的永昌坝地块变身为文化公园和可容纳300多个车位的便民停车场,居民满意度从30%左右迅速增至95%

二是架好连心桥,开展民情恳谈。适时拓展以人大代表和居民议事会成员为主体的民意小圆桌功能,针对旧改定期开展民情恳谈。如旧改期间,上羊市街社区共召开民意小圆桌恳谈会102场,累计吸纳矛盾、问题和解决建议51项,成功推进袁井巷3852户居民顶楼平台修复工作,让居民告别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苦恼;通过一幢一策合理调整小区内绿化区域,新增停车位67个,有效缓解居民停车难。

三是盯牢高质量,加快建议落实。街道工委坚持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加强与街道责任科室、区旧改办及上级有关部门信息互通、协调配合,逐步推动多级代表+职能部门联动督查制度化、常态化,缩短代表意见建议转送、交办、反馈的时间差,确保创新想法及时传递、有效建议迅速落实。今年以来,街道工委召开各类联动推进会15场,要求相关单位从重答复重落实转变,监督落实旧改相关问题12个,助推旧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三)保持旧改持续活力,促进民主成果共享

一是抓住焦点,围绕工程质量开展民主监督。街道工委将街道旧改项目列为年度重点监督项目,把准监督焦点、细化考核指标,引导实现监督数量和监督成效有效平衡。如仅新工社区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中,街道工委就挖掘了工程建设经验丰富、具有财务监管知识背景的人大代表、居民议事会议成员及有经验的居民10余名,组成监督小组,重点围绕垃圾分类、电梯加装、截污纳管、配套设施完善等4个项目焦点开展深入监督,参与项目工作会议、设计方案制定修改、节点验收等全部环节,有力提升旧改实施质效。

二是聚焦长效,围绕共富单元融入民主管理。充分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进一步完善居民有序参与、共建共治共享旧改版未来社区的长效模式,围绕旧改后的公共空间打造运营、幸福邻里坊建设、居民骨干培养利用等民生热点话题,常态化组织召开专题议事会议。今年以来,累计召开专题议事会议31次,讨论重大事项11个,居民全过程融入协商自治,真正实现决策共谋、发展共建、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

三是跟踪研判,围绕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针对旧改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后续问题,依托代表联络站、联络点和社区居民议事平台,率先开展调查研究,梳理出存在类目标准细化量化不足、实施主体专业人才缺少导致流程不够规范、实施过程项目进度拖延、规划不完善使资金超出预算、旧改后小区物业管理和服务明显相对滞后、旧改后续运行缺乏专项维修资金持续保障等6个方面问题,提出强化政策支撑、完善制度标准,完善机制建设、规范项目管理,夯实管理基础、落实长效管理,优化多元参与、强化资金保障等4个方面10条建议,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献智献策。

二、主要成效

(一)以“民声”定民生,做到惠民工程现实性与前瞻性的融合。全方位畅通民情民意表达渠道,变被动解决问题为主动收集解决机制,对群众诉求进行量化管理、跟踪督办,促进居民期盼切实落地,推动旧改惠民工程兼顾效率和公平、结合民主与集中,进一步接地气、察民情、惠民生。

(二)以“民智”促民生,实现共识吸纳与质效提升的平衡。既强调座谈活动的民主性,也重视监督工作的科学性,推动完善民智吸纳形式、实效评估和监督落实,切实提高居民的参与感,培育居民对于老旧小区改造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三)以“民治”享民生,推动常态化发展、体系化建构和治理能力提升的转化。以制度保障人大代表、街道居民议事会议成员和居民群众的有序公共参与、平等利益表达、共识意见达成和科学决策采纳的实现,是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将制度优越性转化为治理优势和实效的最优选择。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