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 2022-08-03 17:20 来源: 区人大办 作者: 区人大办
促进就业谋共富 执法检查见实效
----上城区人大常委会扎实开展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
上城区人大聚焦共同富裕“构建高质量就业创业体系”标志性成果相关要求,以法律规定为准绳,坚持问题导向,督实重点内容,推动就业促进法全面有效实施。
一、主要做法
一是紧抓学法,明确检查重点。坚持学法先行,举办常委会会前学法讲座,邀请浙江财经大学教授结合当前经济就业形势详细讲解就业促进法,邀请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仲裁员以案说法。同时,针对政府、部门、用人单位和职业介绍机构等四类不同检查对象,确定8个方面36条重点检查内容。
二是紧贴条文,逐项对照检查。在实地检查、座谈汇报等环节中,对照法定职责是否履行、法律责任是否落实、法律执行效果是否明显等核心条文逐项检查,既抓“先”“后”结合(即预先函询部门落实法律责任情况与实地调研、当面座谈印证),又抓“重点”“普遍”融合(即面上重点督查与组织代表开展“六促六访”“三进三为”主题活动相融合),追踪就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促进法律的再学习、再宣传、再贯彻。
三是紧扣问题,精准提好建议。邀请代表、专家和“湖滨晴雨”基层立法联系点立法信息员列席常委会会议,认真审议报告,依据法律规定,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形成26条审议意见,函发区政府并要求限期落实到位。
四是紧盯整改,持续跟踪督查。创新制定审议意见签收反馈单,规范了审议意见接收反馈流程。定期联系掌握情况,政府研究处理结果反馈前,由社会建设工委负责联系相关部门,详细了解研究处理情况。构建执法检查全闭环,主任会议将听取审议区政府关于就业促进法执法检查报告审议意见的研究处理报告。
二、主要启示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大背景下,稳住就业基本盘面临巨大考验,要从在“共富路上一个也不掉队”的政治高度、历史维度和时代角度,用心用情答好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答题、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的附加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抢答题,做好就业这篇大文章。
数字赋能是促进人岗匹配的最优方法。充分高质量就业是人力供给端和市场需求端的稳定态。只有紧紧抓住数字化改革契机,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促进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共用,从深层次分析就业岗位性质结构、分布情况以及人岗适配性,构建精准就业体系,让数据“说话”研判就业形势,用技术手段解决服务难题,做好“就业跟踪”巩固就业服务效能,才能时刻清楚有“什么”缺“什么”,因人设岗解决“人等岗”问题,因岗育人解决“岗等人”现象,让全区公共就业服务更加便利、劳动者就业更加精准、用人单位招聘更加高效。
兑现政策是贯彻就业促进法的最好途径。稳市场主体就是稳就业,及时兑现相关促进就业政策就是对市场主体的最大支持。只有认真学习、准确领会、扎实贯彻就业促进法和中央、省市各项就业政策,加大就业政策兑现力度,搞清楚就业政策帮扶绩效“怎么样”,才能发挥出政策的导向作用和雪中送炭的功效,帮助市场主体渡难关、增信心、强后劲,才能真正落实就业促进法保就业、稳大局、促发展的法律职能,才能针对就业促进法提出更有时代特色、历史特点的修订意见建议。
因势利导是实现高质量就业的最强谋划。促进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统揽全局、统一部署、统筹推进,实现全区上下“一盘棋”。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结构性供需、新领域新业态影响、劳动权益保障等方面,在线分析和研究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时刻搞清有利于稳就业、保就业和促就业方向在哪里,科学判断未来就业趋势,及时调整符合上城实际的就业政策,才能打好政策“组合拳”,让就业政策这只“有形的手”,更符合形势、更贴合实际,形成上下一心促进高质量就业的生动局面。
依法监督是对政府工作的最大支持。人大对政府进行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既是国家宪法赋予人大的神圣职责,也是政府依法、规范、高效开展工作的重要保证。此次执法检查中,区政府认真吸收执法检查及专题审议交办的26条意见建议,为上城区在全省稳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精彩发言、提供了新素材、注入了新思路。我们深深体会到,只有在区委的统一领导下,人大依法寓监督于支持,才能促进政府思想观念转变、驾驭能力提升,才会谱好共同成长、共同发展、共同创新、共同进步的新篇章。
下一步,上城区人大常委会将持续关注并督查就业促进法在全区范围内的贯彻落实情况,扎实助推稳进提质八大攻坚行动,以“时不我待争朝夕”的紧迫感、“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责任感 ,督促稳岗留工、增岗引才、依岗提技等政策落地见效,让民生福祉可感可促,确保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应享尽享。